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应该如何聚焦传承红色基因,常态化长效化开展青少年群体的党史学习教育呢?
今天我们以船政研学为案例,探讨当前各地研学基地资源开发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研学基地课程化开发的策略。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得怎么样,在实施过程中有哪些经验,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去评价,这些实践中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科普所普及的应该是确定性的知识,而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很多是非确定性的、碎片化的,这就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衔接整合机制,把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在这方面,博物馆可以大有作为。
创新教育模式来培育青少年的核心素养,以适应智能化时代的需求是提升我国人才竞争力的重要一步。
学校里从来都不缺“学会”了知识的孩子,但只有“会学”的学生才能长期保持好的成绩。
自然给人美的享受、美的启迪、美的熏陶,人类对美好事物最初的兴趣和爱好,都来自大自然的启发。
作为一类点状空间要素,研学旅行基地的发展与其所处区域的经济、交通、旅游、教育等诸多因素有很大关系,亟需深入分析其整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从而有助于从国家层面制定针对性的发展措施。
新时代普通高中劳动教育需要探索采用新的模式。
森林研学是自然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让孩子树立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并学会科学保护自然的方法,是其主要目标。
2023-11-22
2023-10-30
2023-05-06
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