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6 浏览次数:225
行前课程
1.标题
文庙研学活动行前基础知识储备
2.内容
朱砂启智:老师用朱砂在孩子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又通“智”,意为开启智慧,又称“开天眼”,以此寄托美好的意愿。一颗颗红痣饱含着父母、长辈、学校的美好祝愿,希望孩子们从此心明眼亮,踏实勤勉,乐学向上。
开笔破蒙:开笔,是中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称谓,又称“破蒙”。在古代,学童会在开学的第一天早早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为他们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参拜孔子,再读书习字,在此之后才可以入学读书。学生现场握笔描红,写好“人”字,寓意在人生的启蒙阶段,要学会做人。
投壶:投壶游戏的起源和礼仪:宋吕大临在《礼记传》中云:“投壶,射之细也。燕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投壶礼来源于射礼,以投壶代替弯弓,以乐嘉宾,以习礼仪。在进行投壶之前,有一套礼仪程序。首先,宾主就位,宾主于各自席位上,投壶之礼开始。其次便是重要的三请三让,主人奉矢到宾面前。宾向主人行拜礼,接受主人奉上的四只矢。主人答拜。宾主相互行揖礼,于宾主席上正坐,面对壶所在的席之方位,做好投壶准备。在玩投壶的过程中,“三请三让”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宾主的语言,还是行为,都无不传达着古人的“礼之让”、“为人恭敬谦卑”之德。正如孔子所言“不学礼,无以立”。亦如《孟子•公孙丑上》所言:“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每人有四次投壶机会,第一箭投入叫“有始”,第四箭投入叫“有终”,蕴含着美好的寓意。投壶礼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家礼仪规范。
射箭:射箭游戏的起源和礼仪:人类射箭的历史可谓悠久古远,经过几千年变化传承,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射箭文化。从狩猎工具到武器,从竞技运动到休闲健身方式,射箭的发展也孕育了纷繁灿烂的文化。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射”属于六艺之一,指射箭技术。儒家将作为武器的弓箭上升为礼乐教化之具,教导民众尊礼敬德,引导社会走向平和。传统射艺作为华夏文化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传统文化重要内容,国养于民,教于六艺。教导人们用射箭的态度对待人生,姿态要端正,要用心,全神贯注。挽弓、搭箭,屏气凝神,沉着而淡定,所谓精、气、神,皆在一瞬,展现淋漓。
《论语》:作者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编写《论语》一书。
传拓:古法拓字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它是利用宣纸和墨汁,将石碑上的文字和图案拷贝下来,成为记录真实历史、传承书法艺术的重要途径。
干拓又可分为摩拓、描拓。摩拓:实物有凹凸的纹路,文字或图案。在上面覆盖一张纸,纸张既不能太光滑,也不能太厚。用铅笔、炭笔、炭条、蜡笔等,也可用彩色的将之拓下。总之,不管哪一种笔,一定要软性的。描拓:实物表面是平整的花纹或文字,在上面覆盖一张纸,纸张要有韧性且透明,便于描画。
湿拓可分为朱、墨两种拓法。朱色高贵、华美、喜庆;墨色庄重、内敛、沉稳。朱拓,朱即朱砂,又称辰砂,用温水将朱砂粉浸泡在小碗内,化开后便可使用。也可用朱砂墨研磨。再备一个小碟子和一支干净毛笔,事先把扑子在湿毛巾上拍湿(微湿),再将朱砂用毛笔均匀的涂在碟子上,再用扑子轻拍碟子上的朱砂,拍匀后,就可以开始拓了,反复蘸色、拍匀、上色。一般来说,图案小且精美的砖、瓦,用朱拓拓出的效果更好。
墨拓法有“乌金拓”“蝉翼拓”“立体拓”之分。博物馆及考古工地的工作人员则大多用墨拓。"乌金拓"墨色乌黑发亮,对于青铜器、秦砖、汉瓦、碑刻等都能呈现最好的传拓效果。墨色淡匀如蝉翼的叫“蝉翼拓”,甲骨、扇骨、牙雕、玉雕等则使用“蝉翼拓”效果最佳。“立体拓”用的是以上两种拓法完成。要求把实物的高、宽尺寸,事先准确的定画在宣纸上。因操作工序繁杂,要求准确,拓品完成之后,与实物大小无误。拓法虚实并用,立体感很强。再配有名人题跋、藏家印戳,十分精美。
碑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拓印碑刻。碑刻在我国起源很早,在商周时期,早期的碑刻就已经出现了。刘勰《文心雕龙•诔碑》中的一段话常被用来阐释碑的起源:“碑者,埤也。上古帝皇,纪号封禅,树石埤岳,故曰碑也。周穆纪迹于弇山之石,亦古碑之意也。又宗庙有碑,树之两楹,事止丽牲,未勒勋绩。而庸器渐缺,故后代用碑,以石代金,同乎不朽,自庙徂坟,犹封墓也。”可见在古人心目中,碑刻在上古帝皇时期就出现了,而且还担当了重要的使命。
碑刻的种类:我国从汉朝以后,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几乎处处可碑,事事可碑。有山川之碑,城池之碑,宫室之碑,桥道之碑,坛井之碑,家庙之碑,风土之碑,灾祥之碑,功德之碑,墓道之碑,寺观之碑,托物之碑等。前人实行,后人效法,中国的名胜古迹,竟形成独特的“碑石林立”的民族特色。因此,碑文竟成了使用范围极广的实用文体。碑的种类繁多,碑文的体裁各具特色,归纳起来,可分六类:(1)功德碑(2)庙碑(3)墓碑(4)纪念碑(5)记事碑(6)诗碑
孔子简介: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编写《论语》一书。孔子生平:1.步入仕途;2.周游列国;3.返回鲁国;4.卒葬泗上。
孔子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1.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2.孔子的礼说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3.孔子的教育思想更是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扩大教育范围。总结出一套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整理六经,继承传播文化(《诗》《书》《礼》《易》《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