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济南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课程课程详情
课程
晓圣贤事迹、激浩然正气
近年来洪范池镇不断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于慎行、于林文化,出版于慎行画册、画谱、传记,创办于慎行生平事迹展览馆。通过寻访于林、阁老桥、石淙遗址,研读于慎行留下的文学作品,其崇高的人格魅力,在山东历史人物画廊中筑起一座丰碑,赢得了世世代代家乡人的怀念和尊重,激励孩子们努力刻苦学习,向先人看齐。于林内珍贵树种——白皮松,也被称为“山东省级活文物”,极具价值。
费用

请登录会员或当前会员没有查看权限

适用学段小学

课程时长一天

课程类别历史文化类

相关基地玫乡研学游

微信扫一扫
行前教育
晓圣贤事迹、激浩然正气

1.收集有关于林资料,交流汇报。

2.观看于慎行生平课件,交流收集关于于慎行的材料谈谈对于阁老的了解。

    2.阅读当地镇志中的有关记载,通过查资料、寻访等方式搜集有关白皮松的资料,了解白皮松的特点和价值。

3、了解植物观察方法,明确围绕白皮松如何展开观察探究。

4、研学安全教育。

 

 

课程详情

1.研学目标

1.了解于林概况及家乡名士于慎行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感受于阁老的高尚风骨和品格。激发以家乡名人为荣的自豪感,树立为家乡增光添彩的积极心态。

2.了解于林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和树木白皮松,感受其文化内涵。参观于慎行纪念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文摘抄下来,做成书签或写成书法条幅,时时激励自己为远大的目标而努力。

2.研学资源

于林位于平阴县洪范池镇洪范池北1.5公里处的纸坊村之西、谢庄之南、两河(杨河村、周河村)两海(张海村、苗海村)之间,是明朝三代帝王之师于慎行的陵园。九泉之水汇集而成的浪溪河环绕祖茔,流入黄河;四周有华山、云翠山、大寨山、等数百个山峰,形成百鸟朝凤、万花吐芳之势,向祖茔致以敬意。

于林是万历皇帝赐给老师于慎行的墓地。于慎行(1545~1607),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县东阿镇(今山东平阴县东阿镇)人 。父亲为平凉府同知于玭,兄弟五人,即慎动、慎思、慎言、慎行,第五子慎由,系妾黎氏生。于慎行少年时代天资极高,学习勤奋,17岁便考中举人,26岁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史称于阁老,与张居正同期为官,因张居正“夺情”事变罢官回乡。于慎行一生无子,但因其夫妻伉俪情深,于是过继其庶弟于慎由的孩子。

3.研学对象小学三至六年级

4.研学时长1天

5.研学内容

1.聆听介绍,自由参观:建筑与树木,门槛、石马石羊、牌坊。了解园内建筑的由来故事及文化内涵。

2.最是珍贵白皮松  

这里的白皮松,是我国北方地区树龄最长、胸围最粗、树干最高的稀有树种,也是我国白皮松集中储量最多的一处。

了解于林中白皮松的来历、填写白皮松观察记录、制作植物标本。                                                                                                                                                                                                                                                                                          3.参观于慎行纪念堂

人物生平少年英才—皇帝老师—仕途起伏贬官回乡。

主要成就文学成就、政治成就。寻访有关于阁老的碑文石刻——阁老桥、石淙遗址、东流书院、墓志铭及诗文碑文碑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文摘抄下来,做成书签或写成书法条幅,时时激励自己为远大的目标而努力。

4.于阁老逸闻故事交流

                                                                                                                                                                                                                                                        破例考试

于慎行十岁时,就读于东流书院,家人和书童陪伴他,去兖州参加省学政主持的科考。路经一桃园,正值桃花盛开,慎行折了一枝,一路玩赏来到考场,舍不得丢弃,把桃花藏在袖子里。恰好考题为"桃花赋",正中下怀。于慎行挥笔而就,第一个交上考卷。学政见案下一少年举手交卷,便起座俯身去接,瞥见其袖内桃花,顺口念到:"小学生,袖桃花,暗藏春色。"慎行知道学政在考自己,灵机一动,深施一礼,对答:"老大人,坐高堂,明察秋毫。"学政被少年慎行的才华达礼所打动,在卷子上直接写了""字,十岁的于慎行破例批准赴省参加选拔庠生的院试。

责难陈善

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三月初一,神宗出示内府御画册二十六幅命慎行等六位讲官分题当场赋诗,慎行分得四题,稍思即咳唾立成。如题《御笔宣庙汀鸟》诗为:“笔底成大造,海鸟若相忘。暮雨汀沙湿,春风岸芷香。柳边迷落絮,云里带飞霜。总为经天藻,长流羽翰光”(见《谷城山馆诗集》),诗成,慎行不善临池,便请同僚代书,并以实相奏。神宗甚悦,遂钦书“责难陈善”赐之,以嘉其诚,一时为词林所羡称,朝野诩为盛事。是日于慎行写诗一首答谢皇恩,上亲洒宸翰大书《责难陈善》四字以赐,诗曰:龙笺一幅日星光,天蚤昭垂自尚方。久向横经窥圣藴,还因纳诲奉奎章。琅函想见仙毫动,蓬室惊闻御墨香。儒术承恩逢景运,非同常侍漫登床。

《明 史》卷二百一十七《于慎行传》,据《明伦汇编》之《皇极典·宸翰部·艺文一》载录:《谢赐御书“责难陈善”四大字》诗,御赐“责难陈善”四字是《明史》中唯一一处记载的主人公,是因为于慎行“不善临池”并向 万历皇帝说实话,万历皇帝褒奖的,显示了于慎行诚实品德,此事曾哄动京师,永为荣耀。于慎行把乡居时作的大量游记专门辑为《东游记》,他说:"其游与若士为偶,左手操杯,右手操管,其止恒饮,其醉恒歌。"他的人生哲学与生活情趣由此可见。

纵游山水

当于慎行回到家乡,郁闷的心情顿时变得无比轻松,洪范诸泉汇聚而成的狼溪河水从他的府前缓缓流过,更让他乐而忘忧。他以耕读田园、优游山水、潜心著述为己事,写诗道:"向来多远梦,从此闭重关。不似终南路,依栖慕世间。"他另筑居所,并惬意地写道:"归来四壁故依然,卜筑桃源别有天。种树新移彭泽柳,买山旧赐水衡钱。"于慎行为人厚道素有人望,里居期间,京城同僚及四方官员过东阿者,无不造庐请谒。同僚中交往深密者有沈鲤、朱可大、冯琦、贾石葵、叶向高、邢侗、萧萧太享等十余人,《于慎行年谱》云:"惟与亲友平生置觞荤五七品,园池之外,纵游山水;荷蓑笠,行钓于城南。"

课程安排
该课程未添加行课程安排
费用明细
请登录会员或当前会员没有查看权限
本文信息为原创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改动及发布本文,否则将视作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玫乡研学游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榆山街道五岭路115号玛钢体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