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济南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课程课程详情
课程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少年
1、课程重在让学生了解家乡革命先辈,红色文化。了解革命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参观旧时生产工具,试想革命先辈的工作环境,搜集、积累相关材料,了解过去,感受新时代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格。 3、在多元文化影响下,让中小学接受我们党的革命和奋斗精神,并把它内化于心,体现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形成正能量,活动形式和内容应符合学生特点。
费用

请登录会员或当前会员没有查看权限

适用学段小学

课程时长一天

课程类别综合类研学基地红色主题类场馆类历史文化类

相关基地玫乡研学游

微信扫一扫
行前教育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少年

1、阅读当地镇志中的有关记载,通过查资料、寻访等方式搜集有关秦培伦的资料。

2、阅读县政协展恩华主任《男版刘胡兰——秦培伦英雄小故事》,交流感受。

3、研学安全教育。

 

课程详情

1.研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

a、参观秦培伦烈士故居,聆听烈士故事,通过看、听、读、说、谈、演等方式,多角度多感官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爱家教育,增强对党、人民和祖国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参观秦培伦烈士展厅,阅读县政协展恩华主任为展厅写前言、后记和《秦培伦英雄故事》,让学生懂得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树立远大理想,积极进取热爱生活,长大为祖国和家乡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c、通过革命故事,增强学生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2、研学资源(基地特色,简介)

秦培伦故居位于丁泉村的东南角,占地面积 421.24 平方米,为鲁中地区典型的生土囤顶传统院落,该院落坐西朝东,门开东南角,秦培伦故居位于大院的西侧的南北两端,北侧为当年秦培伦父母的居所,南侧为秦培伦及兄弟的居所。

秦培伦烈士故居东边红色文化广场,有15 米长烈士事迹浮雕墙,记载的是自1937年至1970年期间牺牲的洪范籍革命烈士,共记载有61人。在广场北侧,扩建 189.09 平方米,铸造了秦培伦烈士的雕像,新建入党誓词宣誓墙,并设置新时代主题教育宣传栏。

  

男版刘胡兰——秦培伦英雄小故事

县政协展恩华主任

 

1、立志革命

秦培伦的父亲秦子玉,是泰西军分区平阿基干大队交通站的一名地下交通员。父亲经常给他讲爱国故事、革命道理,耳濡目染,秦培伦从小就立下了投身革命、抗日救亡的雄心壮志。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打不败小鬼子,我就不叫秦培伦!”不到十岁,他常常随父以赶集、串亲为名帮父亲传送情报,成了父亲的有力助手。

2、初露锋芒

1942年秋,中共地方党组织党小组组长王东岳被捕,秦子玉被鬼子抓去,去日本当劳工。刘华民接替秦子玉做交通员。地方党组织研究决定设法营救王东岳同志。营救方案要得到上级领导的批准。这一敏感时期由刘华民送情报太“扎眼”,组织决定让“机灵鬼”秦培伦去执行这一任务。秦培伦以拾柴作掩护,顺利完成了情报传送任务。

3、智斗鬼子

1943年3月20日,秦培伦要把情报送到谢庄。途中,他被巡逻的日本鬼子挡住去路。鬼子上下搜身,都没有搜到。一个鬼子指着秦培伦的鞋,恶狠狠地说:“你的,把鞋脱下来地干活!”秦培伦淡定的脱下鞋,用脚轻轻地往鬼子面前踢了一下。鬼子把鞋拿到脸前,立时皱起了眉头,说了一个“臭!”把鞋扔出老远。秦培伦跑着捡拾起自己的鞋子,紧紧抱在胸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原来,情报就在鞋子里。为了防止敌人搜查,他故意往屎上踩了一脚。

4、“吓”尿裤子

秦培伦胆子大是出了名的,有一次却被敌人“吓”尿了。在送情报时,路过敌人的一个检查站。敌人见他很“眼熟”,就对他有些怀疑。先是搜身、后用脚踢。秦培伦佯装害怕,一边浑身打战,一边放尿。鬼子见他吓得尿了裤子,叽笑他说:“这熊样,干不了大事。滚!”秦培伦一泡尿“尿”走了危险,安全脱身,顺利完成了任务。

5、秘藏情报

有一次,秦三儿翻山越岭去周河送信儿,被本村的汉奸盯上了。他跑到西山顶,折向南行,一会儿爬上了断岩寨。他从山上捡了许多干棒,从腰中解下绳子,把干棒捆巴了捆巴,从寨顶上就扔下了山崖。那汉奸正躲在崖下等着秦培伦呢!秦培伦下得山来,汉奸就把秦培伦全身上下搜了个遍,结果什么也没有。“娘那个巴子,白废了半天工夫。”汉奸走了,秦培伦背着干棒去了周河。接头的刘玉锡区长看到秦培伦从木棍里取出信来,用手拍秦培伦的肩膀说:“小家伙,好样的!”

6、巧传情报

有一回,秦培伦赶着羊送情报,经过敌人一个哨卡,鬼子对他又是盘问、又是搜身,但是一无所获。气急败坏的鬼子兵便以挡路为名,用枪托子狠狠打了他一顿,还被鬼子战马的铁蹄重重踢了一下。他忍着疼痛把山羊赶到山上,去和同样以放羊为名的等着接情报的黄贵生会面。敌人本来就有些怀疑,就叫一个汉奸悄悄地跟着。秦培伦一见黄贵生就“骂”上了。黄贵生心领神会,上来就打秦培伦。两人在扭打的过程中,秦培伦把情报塞进了黄贵生的衣兜。

7、身负重伤

为了躲避敌人哨卡,确保情报的安全,秦培伦不得不经常攀山越岭,专走那些偏僻的小路。有一次在翻越韩寨山时,鞋子刮破了,鞋“抱”不住脚,他就做起“赤脚大仙”。结果脚掌磨出了血泡。血泡磨破了,很是疼痛,他就咬牙忍着。在攀爬一处陡崖时,由于急着赶路,不小心滚落山崖。秦培伦的头摔得鲜血直流。他脱下上衣,包上头,继续赶路,按时把情报送到目的地。

8、智救同志

1943年秋天,区长张殿范的家属因孩子有病住在丁泉区部。突然接到日本鬼子到丁泉扫荡的消息,张区长的家属就和干部群众一起转移。走上山坡时,因她是小脚,又抱着有病的孩子,再也走不动了。通讯员黄庆珍急中生智,将其母子藏到一个地堰窟窿中。在堵堰洞的过程中,鬼子越来越近,很是危险。秦培伦决心引开敌人。他故意大声吆喝着羊群迎着敌人走去。鬼子看到秦培伦,就厉声问道:“小孩,八路哪去啦!实话的有,皇军大大的有赏!你的瞎话,死了死了的。”秦培伦故意装作害怕的样子,哆哆嗦嗦用手指了指东南方。鬼子和汉奸们如狼似虎地向着柿子园方向追去。就这样,成功掩护了区长张殿范的家属和孩子。当时,秦培伦年仅11岁。

9、孝敬母亲

父亲秦子玉被日本人逮捕后,发配到北海道做苦工。母亲日思夜想,不久就得了疯癫病。秦培伦是个很有孝心的孩子,平日里对母亲精心照顾。就在他被捕的前天,他用挖山花挣得的钱,到一家包子铺买回了几个肉包子,给有病的娘吃。他问娘:“好吃吗?”娘高兴地点点头。秦培伦拉着娘的手说:“等打跑了小日本鬼、打跑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我天天给您包肉包吃。”

10、不幸被捕

抗战胜利后,秦培伦依然从事他所擅长的地下交通工作,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也成为了当地反动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1947年,秦培伦完成情报传送任务后,在回家途中,被还乡团成员姜广延逮住,交给还乡团头子周贵庆。无论是以金钱引诱,还是严刑逼供,敌人得到的都是淋漓的痛骂。敌人在大义凛然、宁死不曲的秦培伦面前,黔驴技穷,他们决定杀害秦培伦。

11、英勇就义

阴历七月初七,正是洪范大集。秦培伦在刑场上当众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罪行,向人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惨无人道的刽子手当众先将秦培伦的耳朵割掉,然后又削掉了他的鼻子。刽子手决定施以剖腹挖心的极刑。秦培伦始祖刽子手,高喊:“十几年后,老子还是一条好汉。革命者是杀不完的,共产党是一定会胜利的!”少年英雄秦培伦壮烈牺牲,时仅15岁。

3、研学对象

小学一至六年级

4、研学时长

一天

5、研学内容

A、聆听丁泉村老党员讲述英雄生平和事迹。

B、祭拜英雄。真情祭英烈,鲜花慰忠魂。全体师生在烈士纪念堂前集体默哀,表达对烈士们最深切的缅怀。师生们列队,为烈士敬献鲜花。菊花朵朵,铭记英烈,矢志传承

C、参观秦培伦的故居,感受英雄精神。

D、诵读。全体同学以诵读的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和人民英雄的敬意。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奋发,让我们向英烈学习,传承英烈精神,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课程安排
该课程未添加行课程安排
费用明细
请登录会员或当前会员没有查看权限
本文信息为原创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改动及发布本文,否则将视作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玫乡研学游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榆山街道五岭路115号玛钢体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