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会员或当前会员没有查看权限
(1)提前了解公园位置及信息。初步了解黄河玫瑰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自然风景信息和历史文化,发现兴趣点与疑问之处,为实地研学确定探索目标。
(2)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明确研学的目标,开启研学课程。
(3)建立组织,各班进行分组4-5人为一小组,进行分工。
(4)各班主任对研学手册的使用进行指导。
(5)对于研学中所需要的材料、物资需提前进行准备。
(6)对学生进行研学安全教育,文明研学教育。
1.研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走访调查山东黄河玫瑰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历史背景,了解五大特色景观石博园、百年古树园、动物石刻园、黄河楼、文化苑的基本信息。
(2)通过实地观赏黄河楼的碑刻了解两弹一星元勋,认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航天英雄、中国近代科学家、中国古代科学家、外国著名科学家。
(3)通过收集与观察石刻园43组上百件动物石刻上的各项信息,了解更多的动物知识,培养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公园、爱护环境的习惯,从而增强热爱动物、保护动物、敬畏自然的意识。
(4)通过观察与记录古树园多个品种的古树信息,了解更多的古树知识,了解其中代表的传统文化意象,学习保护古树的小知识。
(5)通过观赏石博园自然与艺术和谐交融的巨型画卷,欣赏未经任何人工雕琢的天然艺术品。从而感受大地深处最真实和神秘的美。体悟里面蕴含的仁义礼智信的品格,了解其忠、天、地、德、道的气节。赏石读文,震撼心灵。了解传统文化,增加对本土文化的认知认同。
(6)通过探访文化苑,了解记录古今中外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科学家,文学家,杰出领袖,成功人士的醒世警言,成功之道和追求信念;赏麒麟,观牌坊;拾石阶,学骄子;登崇楼,继圣人,读国学,诵良言,思过往,请始祖,解读隽语藏言,细品哲思警句,与名人交流,与智者对话。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整理信息。
(2)通过自行编组参观等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3)通过参观和同学互动,培养观察能力及与他人沟通交流能力。
(4)通过成果展示,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表达能力、敢于表现与分享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研学,感受石塑、石刻、建筑的造型美、艺术美、意蕴美,增强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审美及热爱。
(2)通过研学,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态文明与人工建筑的和谐统一。
(3)在研学中,通过文化苑、黄河楼历史、名人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历史、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操。
2.研学资源(基地特色,简介)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如何通过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最终确保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已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我们学校的周围有一个面积广阔、风景人文俱佳的公园——山东黄河玫瑰湖国家湿地公园。该公园是一处以生态为基础,以水为主题,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但经我们初步调查,大多同学对该公园了解的甚少,对如此丰富的生态文明课程资源,我们应当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公园的五大景观,并参与到公园生态文明的保护中去,并在自然中感悟历史文化,培养乡土情怀。公园中包含五大景观——石博园、古树园、石刻园、文化苑和黄河楼,水与林与石与阁,环环相依;公园景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风景人文,皆藏于此,每一处都值得去考察和品位。
3.研学对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五至六年级
4.研学时长
一天
5.研学内容
行前:
(1)提前了解公园位置及信息。初步了解黄河玫瑰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自然风景信息和历史文化,发现兴趣点与疑问之处,为实地研学确定探索目标。
(2)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明确研学的目标,开启研学课程。
(3)建立组织,各班进行分组4-5人为一小组,进行分工。
(4)各班主任对研学手册的使用进行指导。
(5)对于研学中所需要的材料、物资需提前进行准备。
(6)对学生进行研学安全教育,文明研学教育。
行中:
(1) 石博园(2课时)
发挥丰富的想象,多种方式了解石塑背后的起源、寓意和各种故事,结合各种学科要素对石博园展开探究。开展奇石起名比赛、开展“二十四孝”孝心文化演讲、开展和数学有关的奇石体积预估等活动。
(2)古树园(2课时)
了解古树园6个品种,了解更多的古树知识。了解其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研究植物生长特点,并对土质进行检测,探索植物奥秘,感悟植物文化。
(3)石刻园(2课时)
欣赏惟妙惟肖的石刻动物,了解动物保护方面的知识。现场自编关于动物的有趣故事,完成石头动物画创作。
(4)文化苑(2课时)
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网络、书籍等方式查询中古今中外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科学家。文学家,杰出领袖,成功人士的醒世警言,成功之道和追求信念。在园中实地体会。
(5) 黄河楼(2课时)
了解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航天英雄、中国近代科学家、中国古代科学家、外国著名科学家。
行后:
1.指导完成研学手册中内容。
2.召开研学游主题班会,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