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济南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课程课程详情
课程
探秘牛奶N次方 ——研学伊利 走进科技
探秘牛奶N次方 ——研学伊利 走进科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如今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研学行动的新要求。为进一步引导中小学生实践坚定的理想信念,践实科学理论知识,特申请开发“探秘牛奶N次方 ——研学伊利 走进科技”研学课程。 在奶源基地,学生与小牛进行亲密接触,了解不同奶牛品种;通过播放宣传片,学生系统了解
费用

请登录会员或当前会员没有查看权限

适用学段小学

课程时长一天

课程类别综合类研学基地工业科技类

相关基地玫乡研学游

微信扫一扫
行前教育
行前课程

行前课程

小奶滴历险记(小学1-3 年级)

1.标题:牛奶调查员

2.内容 

1 牛奶调查员:开展家庭牛奶消费行为和习惯调查,了解家庭成员对选奶、饮奶的看法;

牛奶的品牌及选择理由、购买渠道、价格;

家庭成员饮奶的时间、频率、类型;

对牛奶营养成分的了解;

选奶、饮奶最关注/最担心的地方;

2牛奶大搜罗: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超市、商场,记录牛奶的品种、价格,认识牛奶的形态,寻找和牛奶相关的食品并拍照记录

小奶农奇遇记(小学4-6 年级)

1.标题牛奶品鉴官

2.内容 

1)品尝多种牛奶并记录牛奶的味道:浓香不加糖/酸甜有颗粒等;

2)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超市、商场,探究牛奶的多种吃法并记录:蛋糕/炒酸奶/奶油等;

3)尝试与家人一起制作一道牛奶美食:双皮奶/奶冻/奶茶等,并记录美食时刻;

4)即将踏上伊利研学之旅,罗列自身的疑惑, 搜集家人想了解的相关问题,研学时记得为自己和家人寻找答案哦!

 

课程详情

课程方案

一、研学游课程背景及设计思路

(一)课程背景

1.基于目前劳动教育现状的需要。

2020 年7 月,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2020 年3 月,国务院提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

2.聚焦 “体质”热点问题。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数十年来,青少年儿童能够身体健康、茁壮成长一直是家庭、社会和国家不断努力的方向,也是许多食品企业不断践行的社会责任。“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2000 年,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至今,学生饮用奶推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不平凡的二十年,为强壮国人体质贡献力量。

3. 基于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小学阶段应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爱集体、爱家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的良好品质。通过探秘牛奶N次方 ——研学伊利 走进科技”主题研学实践,让学生从中了解奶牛的生长、牛奶的生产过程,科普牛奶知识,养成正确科学的饮奶习惯,形成乐学善学、勇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二)设计思路

课程秉持科技融入课堂传递营养健康的生活持续深入践行社会责任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路设计如下板块:探秘牛奶N次方——小奶滴历险记探秘牛奶N次方——小奶农奇遇记

二、研学游课程线路

 平阴县龙山小学—济南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半日游)

三、研学游课程对象

平阴县龙山小学学生(小学)

四、研学游课程主题

    探秘牛奶N次方 ——研学伊利 走进科技

五、研学游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3年级

1、认识奶牛起居、饮食及生长过程,与动物亲密接触,了解动物,亲近自然;

2、走进伊利工厂,追溯牛奶生产的全过程,开拓视野,丰富社会实践体验;

3、开展牛奶科学实验,提升动手实验能力,启迪科学探索智慧;

4、科普牛奶知识,认识牛奶营养,养成科学饮奶、坚持饮奶的良好膳食习惯。

4——6年级

1、认识奶牛品种、生产性能、生活环境与喂养方法,增进对奶牛的认识;

2、观看挤奶过程,认识自动化挤奶设备及挤奶步骤,理解牛奶的来源与运输;

3、开展粘土创意创作,投票互动,学玩结合,认识饮奶健康,学会科学饮奶;

4、参观生产线,形成对液态奶智能、安全生产的认识,创意绘画,传递关爱。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3年级

1、感官学习牧草及饲料,观察奶牛挤奶过程,了解奶牛的日常起居;

2、与小牛亲密互动,体验小牛饲喂,仔细观察,创作奶牛绘画作品;

3、参观牛奶生产线,理解牛奶的生产工序及过程,探索牛奶品质保障;

4、开展牛奶科学实验,探索科学原理,学习饮奶健康、饮奶科学知识。

4——6年级

1、结合奶牛外观特征,辨别奶牛品种及生产性能的差异;

2、理解奶牛生态养殖、挤奶过程、卫生要求,了解自动化生产与科技工业;

3、了解小牛生长周期、生活环境与福利,开展奶牛门挂粘土创意创作;

4、探究牛奶营养成分组成与价值,参观生产线,设计牛奶外包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见证伊利品质,提升民族自信、国家认同,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与态度,养成乐学善学、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六、研学游课时安排

小学 1-3 年级

探秘牛奶N次方——小奶滴历险记      4课时

小学 4-6 年级

探秘牛奶N次方——小奶农奇遇记      4课时

七、研学游准备

教师准备:

1.开展研学游活动前要做到“行前有备案,活动有方案,应急有预案”,根据活动需要配备学校领导、带队教师和医护人员,吸收部分热心、具有奉献精神的家长作为志愿者,负责学生研学游安全保障。

2.提前勘察。开展研学游活动前,事先协同济南伊利公司负责人员对研学游线路进行勘察、踩线,明确路况和安全隐患。

3.活动前一周通过班级群下发活动方案,家长提前协助老师做好相关活动准备。

4.活动前给学生进行安全、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确保有序开展。

学生准备:

1.学生统一着装,带好水壶,穿轻便的运动鞋。

2.根据活动需要带好相关物品。

八、研学游课程内容及实施

探秘牛奶N次方——小奶滴历险记

一、二、三年级研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奶牛起居、饮食及生长过程,与动物亲密接触,了解动物,亲近自然;

2、走进伊利工厂,追溯牛奶生产的全过程,开拓视野,丰富社会实践体验;

3、开展牛奶科学实验,提升动手实验能力,启迪科学探索智慧;

4、科普牛奶知识,认识牛奶营养,养成科学饮奶、坚持饮奶的良好膳食习惯。

活动过程:

—、导学——牛奶调查员

1. 牛奶调查员:开展家庭牛奶消费行为和习惯调查,了解家庭成员对选奶、饮奶的看法;

牛奶的品牌及选择理由、购买渠道、价格;

家庭成员饮奶的时间、频率、类型;

对牛奶营养成分的了解;

选奶、饮奶最关注/最担心的地方;

2. 牛奶大搜罗: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超市、商场,记录牛奶的品种、价格,认识牛奶的形态,

寻找和牛奶相关的食品并拍照记录

二、牧草历险记

感官学习牧草及饲料、辅料,观察其色泽及外观形状,触摸质感、闻嗅气味,互动问答并科普:为什么牛只吃草却还能长得很强壮?牛只吃草,不吃肉吗?

科普反刍动物及现象,追溯牧草“变成”牛奶的过程,认识奶牛有“四个胃”,了解奶牛的日粮构成、“生活成本”、起居生活;

参观奶牛挤奶现场,科普奶牛挤奶的过程及步骤,互动探究“挤出的头三把奶为何弃掉”,睁大眼睛,寻找正在反刍的奶牛

三、奶牛拼拼乐

1.观察小牛的外形及特征,互动问答,猜一猜小牛的年龄;

2.与小牛亲密互动,抚摸小牛,体验小牛饲喂(牧草/饲料/牛奶),了解小牛耳标的作用及编码的含义,并与小牛趣味合影;

3.总结奶牛外观形态特征,开展奶牛及牧场创意绘画、剪裁、粘贴,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和合作, 绘画奶牛的生活环境及外观形态,完成后进行裁剪及“组装”。展示时,记得给奶牛起个名字!

四、牛奶大变身

1. 互动问答:牛奶挤出来后,下一步将送往哪儿、做什么?了解牛奶从奶源基地运送到液态奶生产基地的过程,带着疑问与好奇,走进液态奶生产基地;

2. 认识牛奶的多种形态(固体、液体)及种类

(液奶、酸奶、奶粉、冷饮、奶酪),分享最喜欢的伊利产品及理由;

3.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你认为的牛奶生产过程是怎样呢?带领学生参观牛奶生产线,了解牛奶预处理、灌装、包装、码垛、覆膜、仓储等工序,见证小奶滴的历险旅程;

4. 互动总结:你想象中的牛奶生产和亲眼所见的牛奶生产有何不同?创意想象牛奶从工厂出厂再到餐桌的一路旅程中会经历哪些意外(倾倒/撞击/日晒等),探究伊利如何保障每瓶牛奶的品质安全(包材)?

五、牛奶实验室

1. 牛奶可乐的邂逅小实验

(1) 互动问答:(投票)一瓶可乐与一盒牛奶, 你会选择哪一个?(思考问答)可乐和牛奶,可以一起喝吗,当可乐遇上牛奶,它们会发生什么?

(2) 材料准备:可乐、牛奶、一次性透明杯;

(3) 往可乐中加入适量牛奶,等待并观察静置十分钟/半小时后反应现象;(等待期间, 可进行牛奶反应现象的猜测讨论,或牛奶知识的互动问答)

(4) 科普实验原理,讨论牛奶和可乐能否一起饮用;

2. 彩虹牛奶小实验

(1) 材料准备:牛奶、食用色素、洗洁精、棉签、盘子;

(2) 将牛奶倒入盘子中,将食用色素挤在牛奶中央,每种颜色只需一滴即可;

(3) 用棉签蘸一些洗洁精并慢慢地接触到牛奶中央色素集中的地方,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4) 思考:牛奶中为什么会出现彩虹旋涡?解答原因,科普实验原理;

3. 牛奶小“芝士”:互动问答,了解学生饮奶习惯,科普牛奶营养成分组成及对儿童成长健康的重要性,了解每日的合适饮奶量,倡导学生坚持、多喝牛奶;

4. 领取明星产品,收获伊利关爱。

活动延伸:童眼绘伊利

1. 结合伊利工厂研学的所见所闻及所思所想, 以四格漫画、彩笔画等形式回顾、记录伊利印象, 以个人为单位进行作品提交;

2. 教师评比,线上投票,评分,名单公布;

3. 作品展览,奖品分发。

探秘牛奶N次方——小奶农奇遇记

四、五、六年级研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奶牛品种、生产性能、生活环境与喂养方法,增进对奶牛的认识;

2、观看挤奶过程,认识自动化挤奶设备及挤奶步骤,理解牛奶的来源与运输;

3、开展粘土创意创作,投票互动,学玩结合,认识饮奶健康,学会科学饮奶;

4、参观生产线,形成对液态奶智能、安全生产的认识,创意绘画,传递关爱。

活动过程:

—、导学——牛奶品鉴官

 1. 品尝多种牛奶并记录牛奶的味道:浓香不加糖/酸甜有颗粒等;

2. 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超市、商场,探究牛奶的多种吃法并记录:蛋糕/炒酸奶/奶油等;

3. 尝试与家人一起制作一道牛奶美食:双皮奶/奶冻/奶茶等,并记录美食时刻;

4. 即将踏上伊利研学之旅,罗列自身的疑惑, 搜集家人想了解的相关问题,研学时记得为自己和家人寻找答案哦!

二、超级牛侦探

1. 经典黑白配:以互动问答的方式开启研学之旅,学生举手回答或分小组接力回答:你知道哪些黑白配色的动物?(奶牛/熊猫/斑马/斑点狗/ 奶牛猫/企鹅/虎鲸)

2. 不止黑白花:继续提问,奶牛只有黑白花色吗?认识常见奶牛品种及外形特征,了解荷斯坦牛、娟珊牛生活习性、生产性能。科普:荷斯坦牛靠什么在我国走出自己的江湖?伊利牧场如何选择适应性最好的良种奶牛?

3. 认识奶牛的日粮构成、日常起居、生活环境, 了解耳标编码的含义和“计步器”的功能,观看挤奶过程,科普挤奶步骤与设备,由奶牛的起居生活延伸讨论挤奶前人工挤掉头三把奶的必要性。

三、奶牛捏捏乐

1.对比分析公牛、母牛的异同,了解奶牛性控技术、生长周期,猜一猜小牛的年龄、“适工” 年龄、“适婚”年龄及“退休”年龄;

2. 观察小牛生活环境,互动讨论奶牛的福利及生态养殖,了解小牛的喂养方法,与小牛亲密互动、趣味合影;

3. 观察小牛外观形态并总结特征,开展奶牛门挂粘土创意创作(包含 Logo 粘土制作)

四、牛奶大发现

1. 牛奶知多少

(1) 学生讨论、分享喝过的牛奶及它们的味道; 分发投票小贴纸,引导学生投票选出最喜欢的乳制品;

(2) 通过查看包装外形、文字、品尝味道,科普纯牛奶、酸奶及乳饮料的区别;

2. 营养小专家

(1) 分发投票小贴纸,引导学生投票选出认为最有营养的乳制品;

(2) 成立营养调查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看牛奶成分表,记录数据,并将数据可视化——利用小贴纸,制作牛奶营养瓶;

(3) 认识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了解牛奶的重要性及建议饮奶量,倡导科学饮奶;

3. 选奶有妙招

(1) 互动讨论:怎样知道牛奶可不可以喝呢?

(2) 观察保质期内刚打开的牛奶与打开久置多天的牛奶的区别,感受两者的气味;

(3) 学习通过牛奶保质期、生产日期判断牛奶是否可饮用的方法,了解牛奶保存方法。

五、牛奶小心意

1. 互动问答:挤出来的牛奶变成超市里的盒装奶,需要几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积极发言;

2. 带领学生参观牛奶生产线,了解牛奶预处理、灌装、包装、码垛、覆膜、仓储等工序;

3. 提问分享:有没有经历过喝牛奶找不到吸管的时候?

4. 科普吸管粘贴及检测技术,学习牛奶盒包装知识,思考包装纸盒如何保障牛奶品质安全;

5. 领取空白包装盒装纯牛奶(带 Logo),自主设计并进行创意绘画,吸管粘贴,分享创作思路及下一步计划(收藏/自己喝掉/送家人)。

活动延伸:百变牛奶盒

1.收集喝过的伊利牛奶包装盒/瓶,发挥想象与创意,变身手工达人,进行牛奶盒/瓶改造,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提交;

2.教师评比,线上投票,评分,名单公布;

3.作品展览,奖品分发。

九、研学游课程评价反馈

成果展示

1、“奶牛捏捏乐”创意作品;

2、伊利集团盖章认证研学证书;

3、学生研学手册。

研学评价

过程评价——

1、课程活动参与度评价(量化);

2、学习过程纪律性评价(质性);

3、研学手册完成度评价(质性)。

结果评价——

1、学生自我表现评价;

2、小组内成员互评;

3、导师对研学成果进行点评。

课程安排
该课程未添加行课程安排
费用明细
请登录会员或当前会员没有查看权限
本文信息为原创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改动及发布本文,否则将视作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玫乡研学游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榆山街道五岭路115号玛钢体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