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济南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课程课程详情
课程
浸润儒韵之风 聆听杏坛遗响---寻迹孔子讲书堂
背起行囊,山野造访,一段崭新的研学旅行,将会让你穿越时空,让你的心灵沐浴圣哲的光芒。与圣人对语,吟诵经典篇章,寻迹峰峦叠翠、绿树葱茏的孔子山中,踏访昔日讲书堂,浸润儒韵之风,聆听杏坛遗响,闪烁文化自信的光芒。
费用

请登录会员或当前会员没有查看权限

适用学段初中

课程时长半天

课程类别历史文化类

相关基地玫乡研学游

微信扫一扫
行前教育
寻迹孔子讲书堂行前课程

1.兴趣激发

孔子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只要成就除了创立了儒家学说,更重要的是办教育、开讲坛,并留下了“杏坛遗响”的美名,据传,孔子的讲学的杏坛就在我们孔村,孔子山村的紫盖山上还有过孔子讲书堂,孔子山下至今还梳理着清朝时的一桶“杏坛遗响”碑。孔子到底与我们孔村有着怎样的渊源呢?我们将开启寻迹孔子讲学堂的研学游活动,去寻找答案。

2.问题提出

学生就孔子、孔子山、孔子讲学堂、杏坛遗响碑提出自己最感兴趣并且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3.搜集资料

带着初步提出的问题,学生在校和业余居家的时间,搜集查阅有关孔子家世、生平、游历、讲学的相关记载,搜集整理孔子知名言论,并背诵不少于30则《论语》。

4.确定问题

通过课堂学习与自我了解之后,筛选出没有解决并想解决的问题,并明白通过哪些手段到孔子讲学堂遗址现场能解决。

5.建立组织

班级内划分研学活动小组,以5-7人为一小组,做好人员分工。

6.制定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制定研学游活动方案,先班内交流,然后修改完善。

 

课程详情

1.研学目标

课程目标一:了解孔子、儒家经典、儒教传播

1)了解孔子及其生平,知道孔子游历及开杏坛讲学的经历。

2)知道孔子所编纂的儒家经典,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论语》名句。

3)了解孔子山讲书堂设立与损毁的历史,知道杏坛遗响的来历。

4)了解孔子教学主要内容---六艺。

5)明白孔子思想及儒家学说提倡的基本道理,熟知儒家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相关要求与准则。

课程目标二:学会研究方法,能过研学

1)学会网络资料搜索、书籍文献查找资料的方法。

2)掌握研学旅行的选题方法、小组活动方案的制定,学会游学中信息搜集与整理的方法。

3)会做采访计划,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拟定采访提纲,在采访中与人交流与沟通。

4)能整合数学测量、美术绘画、现代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与技能,绘制孔子讲书堂原貌图。

5)能重组《论语》对话,创设情景,借助美术音乐等手段,小组合作,表演杏坛讲学情景剧。

6)学会做研学报告,并能利用多种手段分享交流与展示。

课程目标三:与圣人对话,升华知识与思想

1)通过资料文献搜集与整理,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孔子、儒家经典及其影响,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发现古人的圣贤与智慧,从而培植文化自信。

2)通过研学游活动,进一步认识儒家文化精华,承袭君子之风的教化,学习善于爱,仁与礼,提升个人思想道德境界。

3)通过了解孔子与孔村的渊源,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并能提高家乡文化自豪感。

4)通过参加研学游活动,培养合作意识、集体观念,能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参与研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2.研学资源(基地特色,简介)

孔子山,本名紫盖山,位于孔村镇镇政府驻地西北105国道西侧孔子山村,山顶曾有孔子讲书堂遗址,故所坐落的村庄也被命名为孔子山村。讲书堂曾有有孔庙、孔子像等建筑,立有东汉中平年间的石碑,石碑上有四个大字“杏坛遗响”,为历史上最早确定的杏坛位置。清代雍正十年,平阴知县汪,见汉代石碑风化严重、字迹模糊,重新书写刻石立了一座新的"杏坛遗响"碑,立于平阴通往兖州府的大道旁,现在该石碑仍屹然于孔子山村正东105国道旁边。遗憾的是,孔子讲书堂在文革期间被破坏拆除,现仅遗留有原讲书堂建筑基座残迹,散落的部分石像、碑刻被村民收藏。据传,孔子曾多次游历至孔村开坛讲学,正礼修乐,传扬儒家学说与思想,当地受儒教影响,民风温雅敦厚。孔子讲书堂遗址和“杏坛遗响”碑见证着孔村与孔子文化的深厚渊源,也成为孔村镇的文化符号,对该遗址的探访研究,必将以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区域文化名片。孔子山,本名紫盖山,位于孔村镇镇政府驻地西北105国道西侧孔子山村,山顶曾有孔子讲书堂遗址,故所坐落的村庄也被命名为孔子山村。讲书堂曾有有孔庙、孔子像等建筑,立有东汉中平年间的石碑,石碑上有四个大字“杏坛遗响”,为历史上最早确定的杏坛位置。清代雍正十年,平阴知县汪,见汉代石碑风化严重、字迹模糊,重新书写刻石立了一座新的"杏坛遗响"碑,立于平阴通往兖州府的大道旁,现在该石碑仍屹然于孔子山村正东105国道旁边。遗憾的是,孔子讲书堂在文革期间被破坏拆除,现仅遗留有原讲书堂建筑基座残迹,散落的部分石像、碑刻被村民收藏。据传,孔子曾多次游历至孔村开坛讲学,正礼修乐,传扬儒家学说与思想,当地受儒教影响,民风温雅敦厚。孔子讲书堂遗址和“杏坛遗响”碑见证着孔村与孔子文化的深厚渊源,也成为孔村镇的文化符号,对该遗址的探访研究,必将以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区域文化名片。

3.研学对象初中

4.研学时长:半天

5.研学内容

1)游前进行孔子及其儒学的先期研究,通过资料查阅、学习经验筛选,对孔子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激发前往讲书堂游历的浓厚兴趣。还要学习相关的孔子语录言论,特别是要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论语》名句。

2)游学过程中,查看孔子讲书堂遗址,通过拍照绘图等获得讲书堂原貌的基本信息,走访附近村民,了解孔子讲书堂的历史,查看散落的石碑与建筑残余,查看杏坛遗响碑,通过查阅和采访知道杏坛遗响的相关知识。

3)游后深研孔子及其经典中折射的人文思想与处世道德准则,通过绘画或3d复原孔子讲书堂的概貌,并激发对优秀儒家文化的钻研兴趣,更加广泛的学习儒家经典,在日常生活中能遵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儒家道德规范与礼仪。

课程安排
该课程未添加行课程安排
费用明细
请登录会员或当前会员没有查看权限
本文信息为原创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改动及发布本文,否则将视作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玫乡研学游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榆山街道五岭路115号玛钢体育馆